氫能制備技術路線分析:PEM電解水制氫的未來趨勢與降本路徑
2025-01-22 13:27:44氫能作為“21世紀的終極能源”,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在灰氫、藍氫、綠氫三條制氫技術路線中,綠氫通過電解水制氫,是唯一能夠實現清潔脫碳的制氫方式,被視為未來氫能的主流方向。本文將結合行業專家的專訪,深入探討電解水制氫的四種技術路線,特別是PEM電解水制氫的未來趨勢與降本路徑。
電解水制氫主要包括堿性電解(ALK)、質子交換膜電解(PEM)、固體氧化物電解(SOEC)和陰離子交換膜(AEM)四種技術路線。
PEM技術在電解水制氫中展現出顯著優勢,是堿水制氫之后最有可能先實現產業化落地的路線。
此外,PEM技術在負荷范圍和后期維護方面也具有優勢。盡管PEM技術具備諸多優勢,但市場占比仍遠低于堿水制氫,主要因為氫產業鏈整體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,大規模產氫后的經濟性消納方式仍在探索。
氫能要成為平價能源,重點在于降本。降低電價和降低設備成本是實現綠氫工業化與規模化的關鍵。
堿性電解槽降本已見成效,但PEM電解槽價格較高,降本節奏較慢。PEM電解槽的主要成本來源包括雙極板、膜電極和催化劑,國產化率低是主要原因之一。
多家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電解槽市場。堿性電解槽市場玩家眾多,包括傳統企業和跨界布局的新能源企業。PEM電解槽市場目前比較小眾,主流廠商以外國企業為主,但國內企業正在逐步崛起。
電解槽出貨量大幅增長,預計2024年需求將達到3GW,2025年需求將達到6GW。電解槽朝著大標方、高電密、低電耗、輕量化的方向不斷迭代。
從產業鏈投資角度來看,受成套設備價格持續下降影響,受益環節正在上移。電解水制氫設備的供應鏈如隔膜、電極、機加工、電鍍等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。
PEM電解水制氫作為綠氫制備的重要技術路線,具備全生命周期經濟性、與可再生能源耦合性好、氫氣純度高等優勢。盡管目前市場占比仍較低,但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和下游應用的成熟,PEM技術的市場潛力巨大。降低設備成本和電價是實現綠氫降本的關鍵。多方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電解槽市場,預計電解槽出貨量將進入快速落地期。從產業鏈投資角度來看,電解水制氫設備的供應鏈將是未來的受益環節。